一、行業主管部門與監管體系
鍍膜工藝所屬行業的行政主管部門主要包括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及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改委承擔著宏觀調控與行業規劃的重任,在鍍膜工藝領域,負責審批重大鍍膜項目,從宏觀層面引導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例如,對于新型高效鍍膜生產線項目的審批,發改委依據產業發展戰略,考量項目對資源利用、產業布局的影響,確保項目符合行業整體發展方向。同時,制定相關行業發展政策,如鼓勵研發環保型鍍膜工藝的政策,為行業發展提供政策指引。
工信部則專注于制定鍍膜行業的技術標準與規范條件。在技術標準方面,涵蓋了鍍膜工藝參數標準,像規定特定鍍膜工藝的溫度、壓力、時間等關鍵參數范圍,以保證鍍膜質量的穩定性;鍍層質量標準,明確鍍層的厚度公差、硬度、附著力等質量指標,確保產品質量達標;環保要求標準,對鍍膜過程中的廢水、廢氣、廢渣排放濃度及處理方式作出嚴格規定。此外,工信部還負責電鍍企業規范公告的申報、審查及管理工作,對符合規范條件的企業進行公告并實行動態管理,激勵企業不斷提升自身水平以符合規范。
行業自律組織在中國表面工程協會電鍍分會等的引領下,積極發揮作用。該協會由全國從事電鍍及相關設計、科研、教學、設備與原輔材料制造與經營的單位自愿組成,是跨行業、跨部門、跨學科、跨所有制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其業務廣泛,制定行規行約,約束企業行為,維護行業秩序;協助政府部門進行行業管理,反饋行業實際情況,為政策制定提供依據;維護會員合法權益,為企業發聲;提供國內外表面工程技術信息,組織技術交流活動,促進企業間的技術合作與創新,推廣新工藝新技術,推動行業整體技術進步。
二、環保相關政策法規及影響
1. 廢氣排放管控政策
? 全球范圍內,對揮發性有機物(VOCs)排放的管控不斷強化,這對鍍膜工藝產生了深遠影響。歐盟的工業排放指令(IED)多次修訂,要求成員國在規定時間內將鍍膜工序的 VOCs 排放強度大幅降低。例如,最新修訂案規定 2027 年前需降至 50mg/m3 以下,相較于之前的 125mg/m3,降幅高達 60%。這迫使歐洲的鍍膜企業必須對現有工藝進行升級改造,采用低 VOCs 排放的鍍膜材料與技術,如推廣使用 UV 固化、水性涂料等環保型鍍膜材料,或者安裝高效的廢氣處理設備,如燃燒式處理裝置(RTO)。
? 在中國,《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方案》明確提出 2025 年底前完成溶劑型涂料替代率 60% 的目標。這一政策促使國內鍍膜企業積極探索低 VOCs 工藝,眾多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研發新型水性鍍膜材料,部分企業成功實現技術突破并應用于生產,使得低 VOCs 工藝的市場滲透率以年均 17.5% 的速度增長。
1. 廢水處理政策要求
? 鍍膜過程中產生的廢水中常含有重金屬離子、酸堿物質等污染物。國家環保部門制定了嚴格的廢水排放標準,對各類污染物的排放濃度作出明確限制。例如,規定廢水中重金屬離子如鎳、鉻、鎘等的排放濃度必須低于特定值,以防止其對土壤和水體造成污染。
? 企業為滿足廢水處理要求,需建設專門的廢水處理設施。一些大型鍍膜企業投資建設復雜的廢水處理系統,采用化學沉淀、離子交換、膜分離等多種技術組合,對廢水進行分類收集、分質處理,確保廢水達標排放。同時,部分企業通過改進鍍膜工藝,從源頭減少廢水的產生量,如采用無氰電鍍等清潔生產工藝,降低廢水中有害物質的含量。
1. 固廢處置法規約束
? 鍍膜產生的固體廢棄物,如鍍槽廢渣、廢棄的鍍膜材料包裝等,必須按照相關法規進行妥善處置。國家禁止企業隨意傾倒、填埋固廢,要求企業對固廢進行分類收集,并交由有資質的單位進行處理。
? 企業在固廢處置方面,需要建立詳細的固廢管理臺賬,記錄固廢的產生量、種類、去向等信息。例如,一些企業與專業的固廢處理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將產生的鍍槽廢渣交由其進行無害化處理,通過高溫熔煉、化學處理等方式,回收其中的有價金屬,同時對剩余殘渣進行安全填埋或其他合規處置,確保固廢處理符合法規要求。
三、產業促進政策解讀
1. 國家戰略層面支持
? “十四五” 新型顯示產業規劃將 ITO 鍍膜良品率納入重點攻關目標,并通過財政補貼推動企業研發投入強度突破 5.5%。這一舉措旨在提升我國在新型顯示領域的核心競爭力,鼓勵企業加大研發力度,改進 ITO 鍍膜工藝,提高產品質量與良品率。眾多相關企業在政策激勵下,紛紛組建研發團隊,投入大量資金用于技術研發,通過改進鍍膜設備、優化工藝參數等方式,不斷提升 ITO 鍍膜的良品率,推動新型顯示產業的發展。
? 《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目錄(2025 年本)》提出推動綠色鍍膜成套裝備研發及制造,包括真空離子鍍膜、磁控濺射鍍膜、蒸鍍膜、離子注入、離子清潔等裝備。這一政策為西部地區的鍍膜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鼓勵企業在綠色鍍膜裝備研發制造領域發力,享受相關政策優惠,如稅收減免、土地優惠等,吸引了眾多企業在西部地區布局綠色鍍膜裝備產業,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與產業升級。
1. 地方政府扶持舉措
? 各地方政府根據自身產業發展規劃,出臺了一系列針對鍍膜產業的扶持政策。例如,甘肅省人民政府印發的《甘肅省 “十四五” 制造業發展規劃》,提出要發展高性能真空獲得設備、高端數控真空鍍膜設備、大型智能化真空爐設備,以及生物醫藥、食品衛生、航空航天、核工業材料等真空專用裝備,打造國內真空裝備制造基地。政府通過提供財政補貼、科研項目支持、人才培養等措施,吸引企業在當地投資建廠,推動相關產業集聚發展。
? 山東省科學技術廳印發的《關于推進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產業發展的實施方案》,提出要聚焦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制備用鍍膜設備、涂布設備、激光設備、封裝設備、檢測設備等裝備國產化替代,鼓勵設備制造單位和電池制備單位開展協同攻關及應用示范。地方政府通過設立專項研發資金、搭建產學研合作平臺等方式,促進企業與科研機構合作,加速相關鍍膜設備的國產化進程,提升產業自主可控能力。
1. 對行業發展的推動作用
? 產業促進政策從多個方面推動了鍍膜行業的發展。在技術創新方面,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促使企業不斷探索新的鍍膜工藝與材料。例如,一些企業在政策支持下,研發出新型的納米鍍膜材料,具有更好的耐磨性、耐腐蝕性和光學性能,推動了鍍膜技術的升級。
? 在產業升級方面,引導企業淘汰落后產能,引進先進設備與技術。眾多企業在政策引導下,淘汰了高能耗、低效率的鍍膜生產線,引進自動化、智能化的鍍膜設備,提高了生產效率與產品質量,實現了產業的優化升級。同時,政策促進了產業集聚發展,各地通過打造鍍膜產業園區,吸引相關企業入駐,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提高了產業的整體競爭力。
四、行業技術標準體系構建
1. 國際標準引領
?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圍繞真空鍍膜工藝流程、設備性能指標、鍍層質量檢測及環保要求等維度,制定了一系列標準。例如,ISO 12647 - 13:2023 對光學鍍膜透過率偏差設定了嚴苛的 ±0.5% 允差范圍,這要求光學鍍膜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必須嚴格控制工藝參數,采用高精度的鍍膜設備與檢測儀器,以確保產品符合國際標準,提升了全球光學鍍膜產品的質量一致性。
? ISO 14064 - 3:2023 對鍍膜工序碳排放計量提出全生命周期追蹤要求,促使企業從原材料采購、生產過程、產品使用到廢棄處理的整個生命周期,都要關注碳排放情況,推動企業采用節能減排的鍍膜工藝與設備,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1. 國內標準完善
? 中國國家標準(GB)也在不斷完善鍍膜行業標準體系。GB/T 23446 - 2023《真空鍍膜設備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強制規定設備單位鍍膜面積能耗需低于 3.8kW?h/m2,這一標準促使國內真空鍍膜設備制造商改進設備設計,采用節能技術,如優化真空系統設計、改進加熱裝置等,推動了國內真空鍍膜設備能效的提升,2023 年國內真空鍍膜設備能效達標率較標準實施前提升了 28 個百分點。
? HJ《真空鍍膜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技術規范》限定有機溶劑使用量不得超過鍍膜材料總量的 15%,該標準實施后,行業 VOCs 排放總量較基準年下降了 39%。企業通過采用水性鍍膜材料、優化鍍膜工藝等方式,降低有機溶劑的使用量,減少了揮發性有機物的排放。
1. 標準更新與行業發展協同
? 隨著鍍膜技術的不斷發展,行業技術標準也在持續更新。例如,低溫等離子體增強化學氣相沉積(PECVD)工藝的產業化推進,促使 ISO/TC 107 工作組著手制定《磁控濺射鍍膜層結合強度測試方法》修訂版草案,首次納入納米壓痕法作為強制檢測手段。這一標準的更新將更好地適應新技術的發展需求,規范相關產品的質量檢測,推動 PECVD 等新型鍍膜工藝的廣泛應用。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聯合產業鏈頭部企業制定的 GB/Z 42351 - 2023《真空鍍膜智能化生產線通用技術要求》指導文件,明確設備互聯互通率需達 95% 以上,數據采集完整率不低于 99.5%,推動了行業智能制造滲透率在 2023 年末達到 34.7%。標準的制定為企業智能化改造提供了指導,促進了鍍膜行業向智能化、數字化方向發展。